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贾林海 报道
陈曦 摄影
“以全国0.7%的钢产量为全国提供了80%以上的钛原料、27%的钒制品。凭借这一成绩,四川省攀枝花市成为世界最大的钒制品基地、最大的钛原料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钛化工和钛金属基地。”2月12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第五次会议前夕的常务理事会议间隙,《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高级顾问张邦绪,他在介绍四川省钒钛产业发展时如此表示。
图为张邦绪正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
“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市钒钛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张邦绪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我国钒产业发展面临四大机遇。
一是政策机遇。国家将钒钛列为战略资源,提升了钒产业的战略地位。在张邦绪看来,“双减”“双碳”战略利好钢材钒微合金化,叠加地方政策发力,将共同推进钒产业高质量发展,拉动钒产业需求。
二是市场机遇。内循环推动钒从原料生产向深度利用产业链高端发展,新能源+储能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包括钒资源内在的需求,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改变了钒的供求格局,给我国钒产业带来机遇。
三是产业机遇。钒电池作为“储能王者”,专为储能而生,新能源+储能产业为钒在非钢领域的应用带来了重大机遇。“从对全国钒电池产业的了解和近期对四川省钒电池储能产业的调研来看,我国钒电池产业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张邦绪向《中国冶金报》记者表示。
四是创新机遇。钒在钢铁领域的应用呈普及性态势,钒新材料将引领钒产业创新应用和扩大应用领域。张邦绪介绍,钒除了在钢铁、电池中的应用较多,在航空航天、化工催化、医学等非钢领域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科技创新必将引领钒产业高值化应用。
针对我国钒产业未来发展,张邦绪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适应发展新趋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张邦绪提出,绿色低碳发展是钒产业和钒企业绕不过去的“必选题”,早实施、早主动、早成优势、早得利。高质量发展是钒产业和钒企业站在政策和发展高度的“必答题”,要努力做到绿色低碳、智能化、品牌化、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构建产业链供应链,推动集群式发展。“首要整合发展,坚决转型发展,做好联合发展。”张邦绪建议,可以通过组建产业联盟,集结优势力量搞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通过联合方式,促进企业合作,强链、补链、延链,构建新的产业生态。
三是要适度扩大提钒炼钢规模,实现与钢铁产业耦合发展。张邦绪提出,要结合钒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提前预判,做好准备,制订预案,满足市场对钒产品资源的持续需求,避免因产品供应不足而引发价格波动,影响钒和关联产业发展。同时,要适当扩大提钒炼钢规模,增加钒渣产量,实现钒产品供应与需求的匹配性发展;创新商业模式,解决钒在储能产业的应用问题,实现钒产业与钢铁产业、储能产业的协同发展,为钒的深度利用提供新领域。
四是要加强监管,推动钒应用市场有序发展。张邦绪提出,可以通过市场监管部门对含钒产品进行市场管理,通过钢铁研究总院与钒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组建的热轧带肋钢筋质量抽查和监督项目组,对含钒产品进行市场抽查;可以通过媒体进行监督,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批评、曝光,规范和净化钒应用产品市场,推动钒应用市场健康发展,不断提升钒应用产品质量。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华昌公司专业冶金装备、工业电炉开发制造项目建设综合服务商,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
如果您正在寻找相关产品或有其他任何问题,可随时拨打公司服务热线,或点击下方按钮与我们在线交流!